(资料图)
3月25日,2023年湛江市“红树林之城”青春大使评选活动暨红树林科普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举行。(3月26日《湛江日报》)
建设“红树林之城”,科普是重要一环。一方面是增加红树林对民众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提升民众对“红树林之城”建设的认同度、参与度。
在我市推广的红树林科普进校园活动中,主打三方面内容:一是开展“点‘湛’红树林 守护红树林”主题班会;二是常态化开展红树林相关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三是组织中小学生到湛江市红树林展馆现场观看红树林科普展览。
回望近几年,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碰撞,深刻改变了科普的传播方式和生态。时至今日,做好红树林科普进校园活动,我们或许更应该用“破冰”思维,探索如何让科普在“有意义”的基础上变得更加“有意思”。
笔者认为,红树林科普进校园,应抓住“点线面”。
首先,是要把握好科普的“关键点”。无论是开主题班会,还是常态普及教育,都绕不开一个核心问题——科普红树林什么?诸如红树林生长环境、形态特征、生态系统之类,估计绝大多数学校都能讲清楚。但值得注意的是,科普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讲清楚红树林之于今天的湛江、中国乃至全球的价值。要告诉学生们,家乡湛江为什么要建设“红树林之城”,其意义何在?情感基础何在?与城市精神之共鸣又何在?“关键点”做到位了,就答好了红树林科普如何“有意义”的问题。
其次,是要强化科普的“创新线”。看看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上的“科普网红”,他们所拍摄的短视频,无不是在“创新”二字上下功夫。一方面,是内容上的创新,另一方面,则是语言风格上的创新。深圳卫健委公众号曾转载一篇文章《北方干冷VS南方湿冷,到底哪个更冷?》。文章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图画,首先介绍了霸气造型的“冷空气”与滑头造型的“小液滴”这两个主角,然后再看他们是怎样施展“魔法”,造成了“干湿分区”的不同“冷”感受。最后点出:所谓的“魔法”,其实都是纯纯的物理知识。课堂上的科普,如果还是用照本宣科的形式去做,那尽管是“有意义”的,也容易因为“没意思”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在“有意思”上做文章,增强科普的趣味性、沉浸感、体验度,需要各校多想办法。
最后,是要扩大科普的“覆盖面”。现在很多科技事件,从传播角度上来说,具有不少IP化特征,比如航天领域,除了航天迷外,越来越多普通民众也表现出了兴趣。这与“嫦娥”“玉兔”“天问”“祝融”等航天IP紧密相关。比如国探月航天IP形象“兔星星”,集国家工程、硬核科技、潮流文化于一体,更借此IP展现出了航天精神。红树林科普,也要在IP化上加以探索,通过“破圈”“跨界”,不局限于课堂上“自娱自乐”,而是将科普的“课堂”扩大到更多场景,让更多民众同上一节红树林科普“公开课”,从而增进对红树林的兴趣。在这过程中,文化传播机构、新闻媒体等都应有所作为,合力将红树林科普“送入平常百姓家”。
把握“有意义”与“有意思”之间的平衡点,让红树林科普内容精准化、场景视觉化、表达趣味化、品牌IP化,就能让共建“红树林之城”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