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之江轩丨今天 我们一起续写兰亭精神

2022-11-01 09:11:50 来源:凤凰网浙江

之江大地,翰墨飘香。今天下午,浙江展览馆内,各地知名书法家齐聚,将一起见证承载诸多期待的浙江书法院正式成立。

据悉,新设立的浙江书法院,定位为一个专业书法创作研究平台,将兼具精品创作、学术研究、名家培养、展示交流、艺术典藏等五大功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献礼党的二十大·“诗画江南 活力浙江”——浙江书法院揭牌仪式暨成立特展

可以说,它是继浙江画院、浙江油画院后,又一座被寄予厚望的文化艺术殿堂。

事实上,单从设立书法院此举看,浙江并不算走在全国前列。自2004年中国书法院成立以来,全国各地陆续建起10多家省级书法院,在艺术创作、学术建设和青年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那么,浙江在今天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说头?备受期待的浙江书法院,又担负着哪些重任?

古今浙江,书法鼎盛。

先秦时期起,吴越先民便开始追求文字的精美,工细华丽的鸟虫书,或施之于青铜,或契刻于玉石,显现出早期浙江书法的灵巧。

东晋时期自不必说,那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高峰之一。“书圣”王羲之祖籍虽不在浙,但自随晋室南迁后,长期生活在浙江。唐太宗称他的书法“尽善尽美”,一篇《兰亭序》字字珠玑,被推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献之承家学,不守旧,开新体,与其父并称“二王”,这种守正创新、因时相传的兰亭精神成为后世书家追寻的目标。

唐代书法,以虞世南、褚遂良等为首,两位都是地地道道浙江人。褚遂良开创唐代书法新风,被誉为唐之“广大教化主”。连宋代不以唐书为然的书法家米芾,都不吝华丽词藻盛赞他的小楷,“九奏万舞,鹤鹭充庭,锵玉鸣珰,窈窕合度”。

及至宋末元初,吴兴人赵孟頫不仅振兴了元初书坛,更对后世造成深远影响,堪称“集书法之大成,开一代之风气”。

他早年学习先祖宋高宗赵构,到中年时开始主张法古、效仿“二王”书风,一举掀起复古潮流。

赵孟頫《致郭右之二帖卷》

毫不夸张地说,大家耳熟能详的书法大家,大半出自浙江或与浙江渊源颇深。即使在内忧外患的艰难环境中,这颗传统文化艺术的火种也从未熄灭。

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等在西湖孤山买地筑室,成立西泠印社。

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在全国首创书法高等教育,后又招收了我国第一批书法专业研究生,朱关田、王冬龄、邱振中、祝遂之、陈振濂等人,在当代书坛富有影响, 更为全国培养出一大批书法人才。

可以说,浙江这片土地上诞生了众多学养与风骨兼备的大师巨匠,拥有清晰完整的书法文脉传承,更有取之不尽的书学矿藏。

江山代有才人出。回看浙江书坛,可以说长期处于高原,亦不缺高峰。今天,浙江书法如何再登高峰、再造高峰?

数千年的笔墨脉络延续至今,成为今天浙江书法发展的深厚根基。同时,这辉煌灿烂的历史,也无形当中为浙江书法的前行之路注入能量——压力与动力并行的能量。

再登高峰、再造高峰,这是行业内外的期盼,也是浙江书法院肩负的使命。

有人说,“使你疲倦的往往并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子里的一粒砂石。”以“刀刃向内”自我剖析,细看当下书法界,或许我们还得将鞋里的这三粒“砂石”倾倒而出:

“名利”之石。浮华喧嚣之下,不少人在随波逐流中迷失了方向。比如少数书家一味迎合市场,不在技艺上下功夫,反在名利上搞钻营,只管赚个盆满钵满,使得书法从高雅艺术沦为地摊杂耍,丧失其审美意趣与文化价值。

“好奖”之石。比如在各类书法评奖中,为了获得更多关注,有的书家将入展获奖作为创作的唯一目标,唯“评委喜好”是从。 事实上,我们鼓励摘金夺银,但这个时代更呼唤真正的书法大家。书家应更多从把握艺术规律、追求艺术真谛上探路。

“虚浮”之石。对以墨香为基底的书法界来说,学养缺失更是一大憾事。历代书法大家,多是满腹经纶的学问家。比如沙孟海,自少年时在帖碑中彷徨求索,到辗转访谒冯君木、吴昌硕等大家,又独自在藏书阁中穷源竟流,对篆隶楷行草诸体用功、融汇贯通,才形成其古拙雄浑的独特艺术风格。

当下书法界,需要更多人能够像 老一辈书家那样讲究“品格、学养、基础、个性”,而不是片面强调个性。

艺术创作没有捷径,攀登途中的每一步都算数。

我们说,要在书法高原上再造高峰,不是去推翻原来的高峰、标新立异,而是先攀登上去,在传承的基础上守正创新。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发展艺术事业,既要向历史深处、向文化源头去追溯老一辈书法家的成功路径,去凝炼历代优秀书家和优秀书法作品中的共通思想,也要不断吹响向未来出发的号角。

书法大省浙江,呼唤一座综合型专业型书法院。近些年,浙江各界多次提出创建浙江书法院的设想,一些知名书法家也频频建言,希望创设浙江书法院。

图源:视觉中国

如今,浙江书法院成立,能否续写浙江书法的兰亭精神?能否成为一艘破冰船、一支攀峰的先遣队?这有一系列随之而来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先说文脉赓续。如何在梳理浙江文脉的基础上,接续开展艺术创作?或许,浙江书法界既要反思抛弃传统、单纯标新立异之举,也要反对关在书斋孤芳自赏的做法,把赓续文脉、富有学养的书法家和书法作品推出来、传开去。

再说时代需求。如何回答时代之问,回应群众的审美追问?或许,浙江书法界需要甘坐冷板凳的学问家,更需要深入百姓生活的艺术家。

另外,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局面,前人的功劳簿不是“躺平”的理由。如何激发书法骨干参展参赛热情,拥有融入文艺发展大环境的胸怀?人们也期待浙江书法院的成立,能让更多书家重燃自我革新精神。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这个时代,是书法发展最好的时代。前人培植了厚实的书法沃土,传统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传承弘扬,书法艺术受到越来越多普通大众的追捧热爱。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抖音平台书法类内容创作者增长161%,播放量增长93%。

这个时代,也是书法创作最具挑战的时代。环顾四周已高峰林立,技法造诣似乎很难再突破创新、超越先贤,浮躁风气与逐利心态蔓延。艺术创作的道路如同万里长征,路上并不总是鲜花掌声,更多的是孤独、挫折、失意,需要的是慎独、自省、坚守。

风物长宜放眼量。一位艺术家和他的艺术作品,最终将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中加以衡量;一个省域辉煌书坛的续写,也必将接受人民和时代的检验和拷问。

愿浙江书法院,在翰墨馨香的之江大地,坚守兰亭精神,笃行致远,续华章。

信息来源:浙江宣传

关键词: 浙江书法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