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落实引才“硬举措” 构筑留才“新高地”

2023-08-07 08:12:51 来源:湛江日报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人才是城市的未来和活力之源,城市的发展要充分激发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人才引得来、育得出、留得住,为实现城市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近年来,我市大力营造尊才爱才敬才的良好环境,努力打造全市青年人才温暖港湾。

湛江湾实验室与高校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通讯员 湛组轩 周圆 供图

生态宜居、前景广阔,越来越多外地人才选择留在湛江


(相关资料图)

近日,记者从广东医科大学了解到,近年来,越来越多外地毕业生选择留在湛江发展。截至日前,今年该校流向湛江地区的毕业生人数有993人(含就业、创业、升学等),为近年来最多,据统计,该校近5年流向湛江地区的毕业生人数有3300多人。

记者在采访留湛的外地毕业生及外地人才时发现,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各不相同,留在湛江的原因也多种多样,但他们有一个重要共识,那就是湛江这座城市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优势。优美的生态环境、良好的人才培养氛围,对他们而言最有吸引力。

“因为对海的憧憬,选择来到湛江;因为看到了发展的前景,选择留在湛江。”来自山东省高密市、目前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工作的魏守超博士认为,湛江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到湛江读书、工作是无悔的选择。

魏守超生活在内陆城市,从小对大海特别憧憬,2017年来到广东医科大学攻读神经病学专业博士,优良的生态环境、厚重的历史、热情善良的湛江人,深深吸引着他去探索这座城市;而母校科研条件好、学术水平高、给予的提升机会多,让魏守超可以潜心科研,发现更多的可能。2019年11月,经我市相关人才工作部门推荐,他受广东省优秀科研人才国际培养计划资助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进行深造。毕业回国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向魏守超抛出了橄榄枝。“医院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决心很大,医院领导多次出面沟通,提供充足的科研条件,诚意满满,这是我选择留在湛江的原因。”魏守超表示,湛江对各类人才越来越重视,发展前景广阔,自己将以“新湛江人”的身份续写人生。

“宜居”“潜力”,谈到为何留在湛江发展,程龙给出了两个关键词。程龙是湖北黄冈人、广东医科大学2020级骨外科硕士研究生,目前在附属医院脊柱微创外科工作。谈及毕业去向,他说:“决定留在湛江发展,一方面是读书期间感受到在湛江生活很舒适,另一方面是看中湛江未来的发展前景。”

程龙认为,“海”是湛江的优势,宜居的生活对外地人才来说很有吸引力,“把人才吸引来以后,怎么留住人才,是一个更值得思考的问题。”程龙说,湛江位于粤琼桂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朝着全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强势崛起,发展迅猛,自己看好湛江的前景。此外,全面、周到、落实到位的人才优惠政策,更是让自己吃下了“定心丸”。

搭起平台、筑巢引凤,力促人才与产业双向奔赴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以产聚才,不断强大的产业链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我市把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贯通起来,为湛江高质量发展打造“智慧引擎”。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基地、推进涉海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助推“产业链”和“人才链”环环相扣、深度融合。

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激励更多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勇立潮头、锐意进取,这是时代的召唤,更是城市的追求。

我市把人才驿站作为打造人才高地、促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和重要抓手,稳步推进市、县、镇、村四级人才驿站建设运营工作,市级总站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县、区级基层驿站主动作为,全面构建“以点带面星月争辉”的市县联动人才服务体系,汇聚一批人才向产业流动,带动技术、资金、项目等资源与基层优势、特色、潜力资源融通互补,激活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乡村要发展,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随着对接平台的搭建完善,一群有发展潜力的人才队伍集结成军。我市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持”行动,鼓励乡贤回乡参与推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输送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扶贫攻坚一线服务,选派选调生驻村锻炼,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推动教育、医疗、科技人才下乡服务,培训培养农村产业人才1.2万人次,加速推动产业发展与人才成长“同频共振”。

线上线下精准匹配,点对点推动人才引进和项目落地,“最强大脑”纷至沓来,形成人才集聚的“滚雪球”链式效应,湛江招才引智“朋友圈”不断扩大。

林君院士工作站、林浩然院士工作站先后落户湛江,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林浩然院士工作站揭牌,院士来湛常态化,各种主题学术论坛陆续召开,湛江湾实验室龙王湾园区落成,充分利用知名院士、专家的智力资源,解决湛江海洋产业发展中的技术性问题,湛江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力得到显著提升。

当前湛江全力聚焦海洋产业发展抓项目实施,聚焦“高精尖缺”靶向引育人才,为建设海上牧场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依托海洋创新人才的集聚和培养,湛江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加快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设置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领域青年人才创新项目,在湛江高校、科研院所及涉海企业遴选优秀青年人才,给予专项支持,竞争遴选项目60项,扶持及配套资金投入900万元。

“湛江市海洋产业骨干人才暨涉海青年企业家培训班”等专项培训,遴选一批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领域青年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短期培训、学术交流、访问进修、合作研究等活动,同时,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湛江)与高校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与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共同培养54名研究生,专业领域包括机械与动力工程、渔业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生物与医药等。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强产业,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为湛江的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爱,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优越的生态环境、广阔的发展前景、崛起的产业集群,都是湛江引才留才的比较优势。近年来,我市还在不断放大自己的比较优势,越来越多的外地毕业生和高端人才正在被引进来、留下来,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智力资源”。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近年来,我市以推进高端引领、菁英托举、强基培优、生态优化、聚力提效“五大行动”为重点,着力抓住人才的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服务等关键环节,扎实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人才政策不断细化和落实,一些重大人才专项和重点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人才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人才之“苗”需肥沃土壤培育,才能茁壮成长。

近年来,我市不断健全人才政策体系,深化人才体系机制改革,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北部湾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湛江市创新创业团队引育“领航计划”的实施办法》《湛江市高层次人才学术活动资助办法》等市级20余项专项人才政策,内容涵盖人才认定引进、评价、激励、流动、保障等工作机制,并初步构建了科学规范、开放务实、运行高效的人才发展体系,推动人社、住建、编制等部门配套制定高层次人才配偶就业、领军人才购房补贴、市级编制周转专户等配套政策。

人才工作不仅要引入“人”,更要留住“心”。

今年5月30日是第七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市四套班子领导分别走访慰问了各自联系服务的专家人才,并通过他们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节日祝福。市委、市政府将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摆在突出位置,认真研究解决人才工作出现的堵点、难点问题,优化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为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环境,搭建更多平台,使创新成为湛江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直以来,我市坚持以真情打动人才,以政策保障人才,常态化举办人才政策宣讲,积极解决人才配偶安置、子女入学、医疗保障、安居住房等问题,构建全方位的人才服务环境,为人才提供展现才华、施展抱负的舞台,让人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实现自身价值,拥有归属感、成就感、荣誉感,从而愿意留、乐意留。

目前,我市已开展新一轮市级激励政策兑现,组织开展激励政策申报、审核工作,切实做好全市符合条件的人才生活补贴项目、团队资助项目、平台资助项目资助兑现,有效激发各类人才和单位团队创新创造积极性。

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心、情感上关爱,不断建立健全关心关爱人才体制机制,才能让人才无后顾之忧。

《湛江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及人才卡服务实施办法(试行)》试行三年来,累计提供子女入学、人才公寓等配套服务1.5万人次,其中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上高层次人才安排人才公寓1100套,在引进、留住高层次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今年,我市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服务标准,制订了《湛江市高层次人才认定及人才卡服务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增加办税便利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7项,优惠便利政策从原来的14大项22小项增加至17大项29小项,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已经累计认定高层次人才1.2万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