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环球新视野】防控端口前移 降低心脑血管病风险

2022-11-20 15:57:52 来源:湛江日报

常常关注血压变化,有利于疾病风险预防。记者李忠 摄

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原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11月13日,网络上一则消息引发广泛关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不少网友惊呼: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踏入了高血压患者行列”。

若高血压诊断标准调整意味着什么?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什么?记者采访了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陈文荣。


【资料图】

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暂未调整

“高血压诊断标准一旦有新变化,牵涉面将非常广。”陈文荣介绍,数据显示,如按照《指南》的调整,将使中国高血压人群大约增加2.43亿人,在现有2.45亿人的基础上几乎实现倍增。同时,这一调整也会对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的工作量以及医保支出,都带来非常大的影响。虽然《指南》并非国家强制标准,但作为临床医疗的重要参考,它的调整会切实影响医生的诊疗行为,同时也会直接影响飞行员、驾驶员、潜水员等对血压有要求的岗位从业者。

陈文荣介绍,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从1977年提出的160/95mmHg,到1997年提出的140/90mmHg,到如今推荐下调至130/80mmHg。“本次调整主要来源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流行病学数据。”

有研究结果表明,我国40岁以下青年人群中,血压值为130至139/80至89mmHg的人群脑卒中风险,特别是脑出血风险明显增加。此次推荐高血压诊断标准改为130/80mmHg,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特别是脑卒中的预防具有明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大量的研究已经证实强化降压:即把血压降到120/80mmHg以下甚至更低,患者可以有更多的获益。

11月15日,来自国家卫健委的官方消息让大家吃下了“定心丸”:国家对于高血压等疾病诊断标准的制发有规范程序要求。由专业机构、行业学协会、个人等自行发布的指南、共识等,为专家的研究成果,不作为国家疾病诊断标准。关于高血压诊断标准,2005年、2010年、2017年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宣传教育要点、防治指南、临床路径等均明确:成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超过140/90mmHg。目前,国家未对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进行调整。

“根据我们临床常见的数据来看,血压介于130/80mmHg和140/90mmHg之间的人群,既往认为其处于‘正常高值’,也被称作‘高血压前期’人群。”陈文荣说:“这类人群多半未得到及时干预,因而存在着潜在的心脑血管病风险。而调整标准主要是为了将防控端口前移,使更多过去‘正常高值’人群被确诊,得以追踪监测、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越早治疗获益越大,这将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高血压的治疗,要避开几个常见误区

误区1:高血压就要吃药

陈文荣介绍,高血压治疗措施有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两种,生活方式干预是所有高血压患者必需的基础干预措施。

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心理减压干预、减轻体重干预、戒烟限酒等。饮食控制中的限盐饮食是一个非常重要干预措施。由于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中国人的食盐摄入量比较高,每日每人盐摄入量平均达到12克水平,指南建议每日最大食盐摄入量普通成年人≤6克,高血压患者≤4克。

陈文荣提醒患者,如果经过限盐等生活方式干预治疗,血压可以达标,就无需服药治疗。但如果仍然达不到血压调控目标,就必须启动药物治疗。

误区2:有高血压后过度焦虑

一旦成为了高血压患者,不少人非常紧张,而“这种焦虑的心理状态恰恰就是高血压的诱因”。陈文荣表示,其实高血压病可控可治,采用生活方式的干预和药物治疗完全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

误区3:服用高血压药会产生依赖

确实许多高血压患者需要终生服药,但这不是因为服用高血压药产生了依赖性而终生服药,而是因为高血压病是个终生疾病而需要终生服药。陈文荣特别提醒患者,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有偏方秘方可以一劳永逸根治高血压。

误区4:降血压药只在血压高才服用

有些人测量血压高时就服用降压药,血压一正常就马上停药,这样会造成血压的较大波动。陈文荣说,研究表明,较大的血压波动对心、脑、肾等靶器官会造成很大的损伤,所以服用降压药必须持之以恒,密切监测血压,保证血压平稳达标。

高血压病患者应遵循的保健原则

1、控制体重,节制饮食。对于肥胖的高血压病人来说,减轻体重就可使血压下降,维持理想体重对健康是非常有益的。

2、保持低盐饮食,食盐每天不超过5克。由于味精中含有钠,应尽量少用。不吸烟,不喝酒。

3、经常进行体力负担不大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坐式气功等。也可先将两手搓热,然后自我按摩头面部,每次2~3分钟,以促使血管平滑肌放松。

4、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要避免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每天睡眠要充足,有条件者午餐后不妨躺卧半小时。从卧位或蹲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以防止脑部血供不足而发生意外。

5、大便要通畅,多吃些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杂粮等。

6、定期普查血压,是预防高血压的一种极有价值的措施。年龄超过40岁或有高血压史的人更应经常检查血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居家期间这样量血压才准

1、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

2、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次和第2次血压读数差值>10mmHg,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读数平均值;

3、测量血压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每次测量之前,安静休息3—5分钟。穿宽松的衣服,不要把袖子撸上去。

4、测量时段:早上应在服药前、早餐前、排尿后测量;晚上最好在晚餐前,若错过则在睡前1小时内测量;如晚上服药,则建议服药前测量。

5、对于初诊或血压未控制者,每周至少连续测量3天血压。

6、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每周应进行1~2天血压测量。

量血压几个相关问题

1、用电子血压计还是水银血压计?

电子血压计更安全可靠,水银血压计容易产生误差,且存在水银泄漏的隐患。电子血压计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好,推荐成年人首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2.袖带怎样算合适?

量血压不准确,最常见的原因就是袖带不合适,太大或者太小都不行。大多数人可使用标准规格袖带,肥胖或者臂围大者,可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可使用小规格袖带。

3.量左手还是右手?

初次测血压,两只手臂都量,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长期量血压者可固定一侧。

4.坐着量还是躺着量?

测血压应坐着,如果情况不允许可躺着测量,并取仰卧位。测量时,袖带与心脏应保持在同一高度。

关键词: 生活方式 药物治疗 电子血压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