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疫情发生后,湛江经开区建成区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逆向而行,甘当抗疫“夜行人”,像上足了发条的时钟,马不停蹄地穿梭在各个核酸采样点,收集、转运医疗废物,为疫情防控把好最后一道关。
在湛江经开区多轮全员核酸检测中,如何规范妥善处置这些医疗废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关键问题。
泉庄街道共设26个采样点,乐华街道34个,每日采样人员约15万多人,点多、面广,需要更多人手转运医废。环卫科全体干部职工化身医废转运工。正在住院的环卫科科长黄朝阳提前出院,连日来奔波在抗疫一线。已经59岁的一级主任科员张保龙主动请缨,脚下像装了风火轮,扛着一袋袋垃圾走得飞快,只是转运完成后,不停地捶打着腰和双腿。58岁的李泽彪倍受胃溃疡折磨,但一直“轻伤不下火线”,靠着药物坚持完成工作。1980年出生的黄华锦是科室里最年轻的,他义不容辞,每晚都能看到他在现场穿梭忙碌的身影。
穿着密闭的防护服,不停地弯腰、起身、奔走,连续几个小时的连轴转,大家早已汗流浃背,防护服里面的衣服几乎可以拧出水来。“就当焗桑拿了,还是免费的。”从一开始就跟着环卫科收集转运医废的王师傅打趣道。
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恰逢汛期,大雨不时来“凑热闹”。13日晚,大雨冲刷着街道,大家兵分三路,一头扎进夜幕中的雨帘,一连几个小时奔波在各个采样点,直至完成最后一袋垃圾的转运。那一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瞬间化为雨衣。
这群平均年龄已过半百的抗疫夜行人,凭着一份积极乐观,每天穿戴完毕、收集转运完医废时,总会来点仪式感,给生活点个赞,拍照记录一下这一天的工作,只是,人人都是“大白”,已分不清谁跟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