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点滴汇聚暖流 平凡书写大爱

2022-05-14 11:35:49 来源:湛江日报

官渡镇留屋村,六名医护人员进入封控区为村民进行核酸检测。记者 欧阳泽 摄

有的人暂别家人穿上红马甲就冲到抗“疫”前线,有的人24小时守着小店只为邻里方便,有的人冒雨“逆”行只为尽快把物资送给急需的人……疫情之下,总有一些人、一些事,让我们瞬间泪目,心头为之一颤。

从来就没有什么从天而降的超级英雄,只有你我身边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正是这些普通的平凡人,用他们的善良朴实,不眠不休的坚守执着,让温情在港城大街小巷默默流淌,带给我们感动与温暖,让我们看到“疫霾”终将会散去的希望与力量。

点燃希望的“不打烊”便利店

坡头区南调路有一家小店铺,窄窄的店招上面是一个硕大的LED屏,上面闪烁着“24时便利店”红色字幕。店铺旁边宾馆、住宅林立,平日里,你很难留意到它。可如今,这里却成了附近医护人员、居民的“温暖驿站”。

“无论多晚,这里的灯光都亮着,感觉很温暖,像是点燃了希望一样。”一个深夜,前来倒热水的“大白”忍不住对正在守店的店主刘观荣说道。

“没有人要求我们坚持营业,可是一旦关门,附近防疫工作人员、居民怎么买东西?所以不管怎样也要坚持下去。”刘观荣告诉记者,店里原来有5位店员,疫情发生后,刘观荣开始自己守店,让家人帮忙给顾客送货上门。

“几乎没有休息时间,晚上要收货、配货,经常忙到凌晨4、5点,早上7、8点就又有顾客过来了,只能中途坐在店里打个盹。”刘观荣坦言,有时候也想歇一歇,想痛快睡一觉,“但一想到还有这么多医护人员、志愿者在抗疫一线奋战,就再也没有暂停营业的念头了。”

刘观荣还特意在店里煮了热水,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人。提起这一举动,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能做的也不多,他们这么辛苦,提供点热水、购买东西时优惠点,尽点绵薄之力是应该的。”

在坡头的大街小巷,这样的“守店人”还有很多。他们坚持不关门不涨价、延长营业时间、做好防护为防疫人员送货、保障居民生活所需,坚守在小店里,跟所有人一起,等待阴霾散去。

5月12日,本报记者将300份湛江日报送进官渡工业园封控区。 记者 郎树臣 摄

“湛江日报社采访车”是我们最大的荣耀

“在坡头封控区、管控区采访,‘湛江日报社采访车’就是我们最大的荣耀!”这是在坡头区抗疫一线采访多天的本报记者最大的体会。

深夜为管控区、临时安置点、村口值守人员送上60多份盒饭和蛋糕,为无法进入管控区的路人送菜,为庆祝“护士节”的医护人员过桥取蛋糕、鲜花和小礼物,还为他们拍摄、剪辑视频……在坡头区采访工作之余,“湛江日报记者三人组”还当起了志愿者和服务队,时而跨越湛江湾,时而穿越管控区,做好事、送温暖。

在抖音、公众号评论区,“湛江报社采访车”被坡头区群众、网友频频提及,“刚刚我才看到这辆车,日报记者太猛了!”“湛江日报,无处不在!”看到网友在自媒体平台纷纷为湛江日报的采访报道点赞,本报三人组深感自豪。

5月12日晚,本报记者三人组得知住地的医护人员收到热心人士送上大蛋糕和大量丰盛盒饭,吃不完又不知如何处理时,他们主动帮忙,一路驱车将盒饭、蛋糕送给货车司机、交警、志愿者和临时安置点的滞留人员。

“感谢湛江日报,好人有好报!”值守人员和受助者感激不已。

5月11日下午,坡头区科技产业园(官渡)园区封控区内,一位工作人员对一台抗疫工作车辆进行全方位消杀。记者 郎树臣 摄

我在核酸检测区“捡垃圾”

核酸检测过后,现场留下的大量医疗垃圾,里面包括医护使用过的头罩、口罩、一次性手套、防护服、隔离衣、采样完的棉签等。这些“特殊感染性废物”,不能随随便便打包带走,要彻底消毒后才能打包。

“每次同事离开,我都要穿着防护服,将这些垃圾仔细清理打包好带走,总被人当成在捡垃圾。”赤坎区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佩佩说。

佩佩穿着“大白”,将核酸检测试剂废弃物、棉签等医疗垃圾统一封装在专用的医疗废弃物黄色垃圾袋中,整齐地码放在固定位置。志愿者负责把医护送来的医疗垃圾再套一个袋子打结消毒,等待着相关工作人员前来转运。这些医疗垃圾将被运往指定的医疗废物集中收集点。

“家人知道我在做这个工作,知道我们干的都是脏活、累活,总是叮嘱我要做好个人防护。虽然有些唠叨,但我并不觉得烦。”

佩佩说,刚开始连自己都嫌弃自己,但是看着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多么辛苦都坚持下来了,自己也慢慢习惯这项工作,有时候同事做完核酸检测也来帮自己收拾。

我是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员”

5月13日下午2时30分,在接到社区电话“派单”后,司机赵伟志迅速做好个人防护,开始了核酸检测样本的转运。

下午3时,赵伟志到达社区检测点,小跑着将今天的第一份核酸检测样本搬上车,然后完好无缺送达医院检测人员手中。清点结束后便又急忙上了车,开始第二趟的转运。一天下来能送4、5趟。

每天运输任务正式开始之前,司机师傅们都会进行全员体温检测,领取防护服、一次性橡胶手套、口罩等全套卫生防疫用品,并对车辆定时进行全程消杀,力争做好安全防护每一步。

从5月8日开展核酸检测以来,像赵伟志这样的核酸检测样本“转运员”每天连轴转,日均工作12个小时以上。

“早一分送达,便少一分风险。这已经是第六轮检测了,有了前几轮的经验,我们已经找到最快的送样本捷径,确保样本及时无误的送到。我能够参与到这场战‘疫’中来,贡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感到非常荣幸。”

在与记者的谈话间,赵伟志抱起了两个装满核酸检测样本的大箱子,迅速向车厢跑去。

坡头区官渡镇政府大院成了该镇抗疫的大本营,防疫物资在这里统一调配,志愿者在搬运抗疫物资。 记者 欧阳泽 摄

“疫情有需要,就应当义不容辞”

5月12日下午,东海岛大雨滂沱。东简街道后湖村的核酸检测点位,志愿者们为前来做核酸检测的群众撑起雨伞,直到最后一名群众离开。

一个皮肤黝黑、身材壮实的“红马甲”和大家一起收拾物品。这个熟悉的身影竟是经开区法院院长、全国模范法官林保南。

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后,林保南坚持每天参加志愿活动。在完成区里安排的五个点位基础上,他主动认领了东简街道后湖村的志愿点。每天早上,他总是最早来到单位,先布置好全院一天志愿者活动的人员安排、物资准备、运转工作等,然后早上九点准时深入社区、村庄开展志愿服务。

家里有病号需要照顾,单位还有日常工作。为了不影响核酸检测工作,林保南舍小家、顾大家,并将批案及单位会议等工作都安排在晚上进行,做到本职工作和志愿服务两不误。

“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大雨倾盆,林院长都激情澎湃地干在抗疫一线。受他的影响,我们全院干警满员参加志愿活动。”经开区法院一干警说。

上级没有安排硇洲岛的服务点,被林保南的激情所感染,硇洲法庭干警主动请缨,到硇洲红卫居委会参加志愿者活动。

记者想要采访时,林保南只说:“组织有号召,疫情有需要,就应当义不容辞。身为单位带头人,更应该冲在前面。”

“其他人都默默付出,我也闲不住”

“看到疫情形势严峻,看到身边各行各业的人都默默付出,我在家里闲不住,于是就报名来做志愿者了。”

群众志愿者庞晓婷家在坡头区南三镇,住在市区。湛江疫情发生后,她第一时间通过“i志愿”系统报名到霞山区东新街道金纺服装城核酸检测点位帮忙。

5月8日,是庞晓婷新居入伙的好日子,因参加志愿服务,最后一切从简。为了全身心投入服务队的工作,她甚至放弃了手头正在跟进的商业项目。

给进入小区的人员测量体温、检查健康码和粤核酸登记码、维护现场秩序、劝阻黄码居民减少外出并及时上报……庞晓婷每天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这样的工作。“虽然这些工作看似普通、细碎,但却不可或缺。”

在登记信息过程中,有不少独居老人没有智能手机,没办法进行核酸登记。庞晓婷就用自己的手机给老人绑定身份证,帮他们登记做核酸。

第一次做防疫志愿者,穿上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天下来,两腿麻木,口干舌燥,汗流浃背。“我更加理解了一线人员的辛苦不易,与他们相比,我的工作不值一提。”庞晓婷说。

在全市各地防疫一线,像庞晓婷一样的青年志愿者多不胜数。截至5月13日,全市共青团共发动超过3.6万人次志愿者投身防控一线进行服务。

“我们做的再多也不觉得累”

空荡荡的大街小巷不时穿梭过骑着送货三轮车的快递小哥,他们仍然忙碌着为千家万户送去快递包裹,畅通城市正常运转的输送管道。

顺丰粤西区公共事务部相关负责人苏杭告诉记者,疫情期间,湛江顺丰的快递量比以往增加了不少,顺丰小哥每天平均送货约为100件,工作时间长达10小时。

“每天测体温、戴口罩、给快递消毒是必须的。”快递小哥汪永超是湛江顺丰霞山网点的一名员工。他说,快递员多跑路,居民就能少出门,送了5年快递,他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的责任重大。

汪永超平时负责霞山区龙划村附近区域的快件。龙划村被纳入封控区后,该区域的快件只能放在指定的区域领取或无法派送。前几天,有一名客户在网上采购了奶粉,无法派送,客户急需奶粉哺育小孩,非常着急。汪永超接到客户电话后,耐心安抚客户情绪,并迅速与村委进行了沟通,村委同意派人把快件送到客户手上,为客户解决问题。汪永超说:“类似这种急需的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派送的情况常常发生,能为市民解决问题,自己也感到开心。”

作为一名顺丰快递的快递员,汪永超只是整个快递物流行业的缩影。疫情发生后,顺丰的各项防疫措施就迅速下达到了全市各个分拨中心、营业点,要求严格做好各项防疫工作,每件快递派送到客户手里时都经过了多重消杀。

“虽然现在工作量很大,但能为防疫出点力,我们做的再多也不觉得累。”苏杭如是说道。

【记者手记】

疫情突然来袭,一夜之间,学校停课,店铺歇业,城市少了以往的“烟火气”,瞬间安静了许多。但正当我们健康地“宅”在家里呼吸空气之时,室外却热流涌动——

战“疫”集结号连夜吹响后,本市医护工作者和外援力量火速抵达前线;流调排查通宵达旦,争分夺秒;公安民警奔赴大小路口,控制人员流动;一夜之间,社区、村庄设置了核酸检测点,各行各业、各个岗位的干部群众火线化身志愿者,支援核酸检测;物资保障全力调配,确保老百姓日常生活不受影响;爱心商家、热心人士源源不断向前线捐资捐物;新闻媒体编辑部灯火通明……每个人都饱含深情,用自己的方式守护这座城市的正常运转。

他们当中,也许有与病毒搏斗竞速的医护工作者,也许有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也许有坚守自己岗位的公安民警、新闻工作者、快递员、外卖骑手、环卫工、普通司机,也许是你也是我。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平凡之躯,亦可为他人挡风遮雨;点滴之力,汇聚起来就是势不可当的磅礴力量。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也许没能到前线支援,但只要我们能自觉做好个人防护,出门戴口罩,勤扫场所码,不扎堆、不聚会,保持社交距离,每天按要求下楼做核酸检测,不给疫情防控添乱,就是最大的帮忙。

如果每个人都发出一束光,那么世界将被我们照亮。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向“疫”路同行的你、我、他致敬!

关键词: 医护人员 义不容辞 解决问题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