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建设“美丽乡村”切莫“东施效颦”

2022-04-14 16:51:45 来源:湛江晚报

近日,笔者与几位朋友一起去几个乡村游玩时,发现这些村的房子外墙都统一刷成了银白色,且家家户户都悬挂了好几只大红灯笼,村口的压村石造型也几乎一样,上面的村名字体也为同一字体,村中央的文化大礼堂也造型一模一样,布置也大同小异。此时,笔者不禁在想:不同的乡村,建设却“千村一面”,如此“东施效颦”,哪有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呢?

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地美丽乡村建设也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但美化了乡村的环境,提升了乡村的品位,而且许多村民通过乡村旅游、农家乐、民宿等途径,也从中享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红利”,使村民们的家庭经济收入得到了大幅的提高。

美丽乡村建设切忌“东施效颦”。众所周知,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在于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倘若各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脱离自身的实际,人家把房子刷新刷白,我也把房子统一刷新刷白,人家在村口建假山、修凉亭,我也在村口建假山、修凉亭,人家在村中央建公园,我也在村中央建公园等等,如此“跟着人家走”,那势必会给人有一种“东施效颦”之感。

其实,我们都知道,不同的乡村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加之,民风、民俗以及生态环境等都各有特色,不尽相同。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时候,就应根据自村的实际情况,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美丽乡村建设之路,切不可陷入“跟着人家走”的模式。否则,东施效颦,千村一面,没有自身的个性和特色,美丽乡村也就会失去“原汁原味”。

各地各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村的实际,把自身的个性和特色凸现出来,并把民风、民俗和生态环境等融合进去,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模式,做特、做优、做强,使美丽乡村建设真正有“乡村味道”,从而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不但提升乡村的品味和美誉度,而且也让广大村民从中获得更多的“红利”,真正实现村美、民富。

关键词: 美丽乡村 东施效颦 生态环境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