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焦点速递!台州港口“智变” “1分40秒”意味着什么?

2025-11-25 09:57:58 来源:凤凰网

“十四五”期间,台州港着力推进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应用,全面做好服务能力提升。

信息化建设方面,实施“数智台港3+1”工程,推进n-TOS+CTOS集装箱管理系统、iTOS散杂货管理系统、智能卡口等在各港区投用,年度处理集装箱77.48万TEU、散杂货1610万吨。台州港实现OA、金蝶、招采等系统全覆盖,综合效率提升15%以上。


(资料图)

数智化转型方面,3台龙门吊远控升级,自今年10月9日试运行以来累计完成16000标准箱作业,剩余9台稳步推进;大麦屿港区4台桥吊加装智能理货系统,有望降成本至原来的三分之一。

11月21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台州头门港已一片繁忙。5万吨级的码头上,龙门吊挥舞着巨大的机械臂,忙着装卸货物;港区内,集装箱堆积如山,运输卡车鱼贯穿梭。

头门港区是台州港的核心港区之一,被誉为“大海的龙头”。它不仅是区域性大宗散货的中转站和产业配套港,还为宁波舟山港提供集装箱喂给服务,并于今年10月16日再次突破千万吨大关。

港区闸口,是货车进出的必经之处。在这里,车辆有序驶过地磅,司机全程无需下车,从上磅称重、车牌识别到数据比对、抬杠放行,整个过程不到20秒。而在3年前,每辆车至少要两分钟才能过闸。

工程技术部信息管理员吴栩鹏是一名“90后”,今年是他在这里工作的第10个年头。在他的记忆里,过去,卡车进出门过磅全靠人工,遇到车流量大的时候,港区里面总会排起长龙。“每辆车过来,理货人员就得盯着地磅显示器,用针式打印机打印出磅单,再让司机签字确认。这还没完,司机还得拿着磅单副联当作出门证,到闸口排队等候。”

如今,司机只需在车里坐上十几秒,等候高清摄像头识别车牌、地磅同步采集重量数据。核对无误后,闸杆便会自动抬起,若有误,电子荧幕上则会显示异常原因。这一变化,得益于头门港持续推进智慧港口建设,全面升级信息化管理系统。

2021年,随着港区二期工程的推进,卡口从两车道拓宽至六车道,借此契机,头门港启动了闸口智能化改造。2022年11月,新闸口建设完成,智慧闸口系统正式启用。

“这可不是简单的‘快了1分40秒’。”吴栩鹏说,司机不再困于漫长的队伍,一天可以多跑两三趟;理货人员从原先一人一闸,到现在一人一屏管理六车道;客户在物流平台上就能实时查看货物进出存量、车辆状态等情况,不再需要通过电话进行咨询。

这场智慧变革,在吴栩鹏看来并非简单地用机器取代人力,而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系统集成,打通了港口物流的各个操作节点,让原先依赖人的经验与体力的手工作业,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数字孪生”世界。“这并不意味着人被机械取代了,而是让人摆脱了机械、重复的体力劳动,去从事更具创造性和管理性的工作。”

如今,头门港的智慧化升级仍在继续。除了优化智慧闸口系统,明年港区还计划推进提货精准定位服务与自动化智能无人料斗应用。

“以后闸口可能连‘值守’都不用了,车辆实现‘无感通行’。系统能预判高峰期车流,自动发送预警并调整闸口开放数量,再也不会出现堵车的情况。我们的角色也会从现场操作者变成幕后监督员,去分析整个港口的系统数据。”谈及未来,吴栩鹏眼里满是期待。

来源:台州发布

作者:颜彤 李叶飞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