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
该书评分高达9.4,是不可多得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内容丰富,例子生动形象,结论发人深省。
1.绝大部分人对已做的事情的悔恨比对没有做的事情的悔恨要少——《社会心理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做过的事情,不论成功与否,你都了解了它是怎么一回事,给事情划上了一个句号。等事后,你回想起这件事,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句号,便很少感到遗憾和后悔。
但是没有做过的事,就像你高中时期的暗恋,过于美化的异乡,半途而废的考研,总是让你魂牵梦绕,不能好好享受当下。
2.在一项针对成年人的调查中,最常见的悔恨是未能更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业——《社会心理学》
生命中的大事件,学业是最为可控的,对我们的影响也最为深远。
通常情况下,在学习上,你付出多少,相应得到多少。但是成年之后,恋爱、工作、人际关系,一切都变得不可控了。
你投入很多,不一定得到很多。你的用情至深,也许赶不上别人一张好看的皮囊。你挑灯夜战获得的职位,也许只是别人走后门一句话的事。
因为这里面牵扯到一个普通人难以掌控的因素——人。
3.假以时日,害羞的人往往能被他人接受和喜欢。他们不自我中心,并且谦虚、敏感和谨慎——《社会心理学》
害羞的人就像胖子,他们清楚自己的劣势,在人际交往中,更愿意善待别人。当别人对他好时,他会加倍回馈。也因此,能获得更深刻更长久的友谊。
二、基思·斯坦诺维奇《对伪心理学说不》
如想知道什么是什么,先得知道什么不是什么。而今社会,伪心理学大行其道,我们只有先了解心理学不是什么,才能更好地了解心理学。
大学时,好友就把这本书推荐给了我,可惜彼时心浮气躁,看了几页,便束之高阁。而今,再次阅读,爱不释手。
1.达尔文比他同时代的人走得更远,因为他并没有受缚于“让宇宙符合自己预期”的冲动。 一个真正开明的人愿意跟随证据的引导。开明的人愿意听从公正的调查,而非他自己的预测。科学方法是对世界的印证,而不是对我们自己的印证——《对伪心理学说不》
生活中,你会发现,我们对人对事经常有一个“直觉”,认为事情会朝着某个方向发展,某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这样做是极其有害的:当你对某个人有“他不是个好人”等先入为主的观念后,你在和他接触时,便会有意疏远他,对他刁难刻薄。
敌意总是会招致敌意。他如鲠在喉,定会想方设法让你不爽。如此,他的恶劣行为便印证了你的假设:他不是个好人。
但其实,他不是个好人,是你一步步给“设计”出来的。
心理学也把这种现象叫做自证预言:指人们会不自觉地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
简单点说,预言不一定是正确的,只是我们受到了预言的影响,让事态发展的方向不断逼近预言。
然而一个真正开明的人,会放下自己的直觉,对人对事不做判断,而是尽可能了解信息,让事实浮出水面。
三、Dennis Coon《心理学导论》
这是一本一上来就教你怎么阅读教材的教材。可操作性强是本书的特色。减肥时怎样避免美食的诱惑,怎样戒烟,该书从理论到具体操作,条分缕析,面面俱到。
而心理治疗方法的特色便在于因简单而实用。
1.遭到轻视是因为他们属于少数群体,而不是因为他们天生有什么错——《心理学导论》
你认为我三观很正,很可能是因为,我跟你的三观一样。你认为我三观不正,也许仅仅是因为,我的三观你接受不了。
只要不给别人带来伤害,任何一种让我们感到幸福的生活方式都是值得我们追求的。
2.如果你不照顾自己,那么殡仪馆的人就会代替你来照顾你——《心理学导论》
不说了,睡觉去。
四、Curt R.Bartol《犯罪心理学》
译者是李玫瑾哦!
1.存了500美元就被告知可以认领百万美元大奖的人应该知道: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就应该不是真的,这种事不可能成真。
经常被骗的人、消极悲观的人过于相信小概率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但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一件事太美好了,它多半不是真的,是被故意设计成那样的,并且准备随时割你韭菜的。
2.人的一生是一条伴随着各种风险因素的路径。
进入大学代表你的人生开始进入困难模式;找到好工作也需要做很多机械重复的活;和女神生活在一起也会发生很多琐碎的争吵……
你有时候期望通过实现某个梦想或是和某个人生活在一起来摆脱一切,永远快乐,永远幸福,但这是不切实际的。人生就是一条苦乐参半的路。
高期望往往会带来高失望。如果你不能承受高失望,你最好学会降低期望。
理性的做法是,对外界保持最低程度的期望。随着事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期望。
最为关键的是,享受当下。因为,未来并不可期。
你毕业后去了上海,住在2000块钱一个月的匣子里,被5号线的人群挤成肉饼,在香水、汗液、屁的味道中咒骂着。
如果你是女的,你还得提防惹人厌的咸猪手。夜晚睡不着时,你经常感到孤独和无可救药。在这种弥漫的忧伤情绪中,你的容颜在衰老,你的身体机能在下滑,关键是,你可能依然没钱。
3.给小孩一巴掌比耐心细致的教育策略更容易执行,但这一巴掌的结果也许是严重的。
气急败坏地教训孩子,看似是为孩子好,其实是无能的表现:难以换位思考、做不到有效沟通、缺乏耐心。显然,比起直面自己的无能,直接殴打孩子要容易得多。
当自己被打时,孩子会寻找原因,在专制型家庭(父母是至高无上的)中,他只能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他认为自己的确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自己被打。
这会导致他出现消极的自我概念:他开始变得小心翼翼、自卑、过于自责。这一点在她的恋爱和婚姻中表现尤为明显。
我们通常认为经常遭受家暴的孩子在恋爱中最痛恨最排斥的就是暴力。其实未必。她们可能比正常人更能容忍来自恋人的暴力,尤其是她妈妈也遭受暴力的话。
我肯定是做错了什么,才会导致被打。我是罪有应得的。这种归因模式(受害者有罪论)是家暴带给他们的最大伤害。
五、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对于那些难以维持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是一本教科书;对于那些懂得经营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本书可以锦上添花。
1.羡慕的特点是谦卑地渴望他人所拥有的。嫉妒则相反,它是一种由伤害、愤怒和恐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态,源于担心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事物或者自己不想放弃的亲密关系——《亲密关系》
羡慕是渴望变成他,嫉妒是想要毁灭他。
2.最有效的拒绝是自信果断、前后一致和坚持不懈的。
如果你不爱他,请不要给他任何希望。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3.矮个子男人在约会网站上获得的点击率如果想和高个子男人一样多:他们只需要每年多赚10万美元。
啊这……让人心碎。
当然,这也是一种进化优势。在远古时代,个子高的人可以采摘到更高的果实,奔跑速度更快,更有利于捕捉到动物。
但是,境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聪明是新的性感(smart is the new sexy)。小马哥也向我们证实了这一点:充钱让你更强!
六、菲利普·津巴多《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最最基础的入门书籍。心理学专业学生的第一堂专业课一般就是《普通心理学》。教授这门课的老师也一般是心理系的精英老师。
1.人性和认知中将复杂东西简单化的倾向似乎仍然在鼓励我们将人类分类。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非黑即白的认知是一种懒惰的、不成熟的认知。我们只是难以接受好人也有邪恶的念头,坏人可能对母亲百依百顺。
信念崩塌的感觉,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承受的。与重新构建信念相比,人们更倾向于依赖原有的信念。即便它是错的。
有一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摘掉偶像的光环:经常想象他们上厕所的样子。上完厕所后,他们手上也会粘有尿液,天冷时可能也会不洗手。
我们过于美化别人的原因可能仅仅是,我们对自己不满意。
2.跑进一座正在倒塌的大楼不是一个典型的人类反应,它是接受过训练的救援人员的一个学习反应。
这意味着,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好人也不是天生的。好人是练习的一个自然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克服心理阻碍,坚守自己的底线。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需要克服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
好人并不特别,他们只是不断练习怎样做好事而已。不要过于强调好人这个标签,否则我们会夸大天性,忽略他们的努力。
冒着生命危险扑火的消防员是好人吗?当然。但请不要用一个好人的称谓就把他们打发了。因为为了克服恐惧,他们日复一日进行着艰苦的练习。
同时,我们还警惕晕轮效应的影响,把好人塑造成一个十全十美的人。而等他们稍稍犯错之后,便认为他变了,随之把他抛弃。
但是他依然是他。他只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做了“好人”练习而已。在其它领域,他们也有欲望,也有自私的一面,也有浅薄无知的地方,他们并没有为此做出练习。但这也是真实的他。
以上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是,一切都是可以习得的。包括美德。
3.和平离婚和与前配偶共同抚养子女,以及不在孩子面前互相诋毁对方,会减少离婚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时把孩子从一个常发生冲突或父母有虐待倾向的家庭环境中带出,对他们来说显然会更好。
请不要以孩子的名义来维持支离破碎的婚姻。比起不敢面对离婚后的孤独与难堪,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这个理由显然让你体面得多。
你真的以为一个完整的家庭是他们最想要的吗?是的,孩子想要一个完整的家,但是他想要的更是和平。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用在玩得正欢的时候,突然有个小伙伴对他大喊:某某,快回去啊,你爸妈又吵架了。
那种提心吊胆和惊慌失措的感觉,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七、苏珊·诺伦-霍克西玛《变态心理学》
本书详细分析了各种精神障碍的形成机制,并提出了操作性极强的解决方案。
1.强迫症患者知道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有多荒唐,他们只是无法控制自己。
很多心理问题都是如此。当事人知道自己就是想太多、过度担忧,这一点不需要你特别强调。
他们的问题不在于想太多,因为每个人都会想太多,他们只是不能阻止自己想太多。这一点,通常跟原生家庭、创伤经历有关。
所以,作为家人或朋友,我们能做的就是坚定地站在他身边,鼓励他接受治疗,监督他吃药或者接受心理咨询。
2.强迫观念导致焦虑的人们发现,如果他们实施某些行为,焦虑症状就会减轻。每次强迫观念回来时,他们就实施这些行为来减轻症状,从而使这些行为得到负强化。因此,强迫行为就形成了。
这便是诸多心理问题的形成机制:焦虑源-焦虑-通过某种行为缓解焦虑(放松就是奖励)-奖励强化该行为-下次感到焦虑时继续实施该行为。
在无数次的重复中,焦虑源便和该行为建立了条件反射。以后,一旦出现焦虑源的时候,便会实施该行为。
拿社交恐惧症距离,小明非常害怕跟人打交道,每次跟人在一起时都会感到焦虑。为了缓解焦虑,他开始回避人群,一个人窝在家里。这让他感到放松。在这里,放松就是一种奖励,强化了他窝在家里这种行为。
那以后,他开始回避掉各种聚会、约会。他只喜欢一个人窝在家里。到最后,出门工作对他来说都成了一件困难无比的事情。
如何解决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打破强化循环,取消奖励。
也就是说,当小明感到焦虑的时候,让他站在人群之中,暴露于焦虑之中,而不是逃避焦虑。之后,还可以让他主动和人打招呼。这种治疗方法也叫脱敏法。
要相信人的适应能力。久而久之,焦虑感会在熟练中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