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酸奶之间有啥区别?
糖友们在超市中也许会留意到,感觉都是“酸奶”,为什么叫法却各有不同。按国家标准,“酸奶”家族可分为4大门派:酸乳、发酵乳、风味酸乳、风味发酵乳。首先我们来看看专业的定义,见下表。
带“风味”字眼的vs没有“风味”的:添加有“其他东西”(比如食品添加剂、营养强化剂、果蔬或谷物);
酸乳vs发酵乳添加了“菌”。
现在我们市场上的“酸奶”常为风味型的,因为不加任何添加剂的酸乳口味过酸,难以下口。需要划一个重点,有人认为原味的酸乳/发酵乳没有糖,其实不是,它们只是没有加其他的果味添加剂,但还是加了糖的,它们全名应该是原味风味发酵乳。全无糖的只有酸乳/发酵乳。
是不是加入添加剂就影响其营养价值了呢?一般而言,增稠剂和甜味剂不怎么影响营养价值,但是我们需要着重关注一个指标:糖加得越多,整体的营养价值就越低。
如何粗略衡量一杯酸奶中的添加糖?
一般生牛乳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为3~5g/100g,我们可以用酸奶包装上的营养标签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值减去5,就是每单位(100ml)酸奶中所额外添加的糖含量。
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我们每天添加糖摄入量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糖友购买时尽量选择添加糖较少的酸奶,尽可能购买纯的发酵乳。购买时注意阅读食品标签,认清食品名称。如果这杯酸奶中碳水化合物含量大于等于12.5克(每100克/毫升),就还是另选一杯吧。 当然,现在流行自己在家自制酸奶,这样能够控制额外糖的添加,我们也更为推荐哦!
如何选对有益生菌的酸奶呢?
对于糖友来说,除了要看添加糖有多少之外,挑选酸奶时还要:
1.看种类
技巧:除了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添加有其他菌种的酸奶为优选产品。
酸奶配料表中常会标注酸奶里含有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等,但这两种菌属于能产生酸味的发酵菌,并且在肠道内存活时间非常短暂,益生作用微乎其微,也不能定制于肠道。
真正具有益生功能的菌种包括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乳酸乳球菌、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等。大家在购买酸奶时注意看包装背面的配料表,选择有以上菌种的酸奶。
2.看浓度
技巧:包装袋后一般都会注明菌量(寻找CFU/g标志),看是否大于10^8CFU/g。
大家也许会问,要是益生菌还没有到肠道就牺牲了怎么办。这就需要浓度来保障了,确保益生菌们在人体胃酸、温度等苛刻的条件下,虽然伤亡颇多,但是仍然有足够数量的菌抵达肠道发挥作用。也就是说,数量要在一个亿以上(10的8次方)的菌量才能起到作用。
3.判活性
技巧:低温保存(0~7 ℃ ),选最新日期。
冷柜里的酸奶,日期越新鲜益生菌存活的越多。购买后及时冷藏,确保菌群活性。从冰箱取出后需尽快食用,切勿常温放置过久导致细菌失活。
除此之外,大家也许会问:那些盒装的常温保存的酸奶是否好呢?
这些酸奶和普通酸奶的区别在于少了活菌,我们称之为“灭菌型酸奶”,这种酸奶经过乳酸菌发酵后,又经过热处理灭活乳酸菌,因此可以有更长的保存期限,也可以常温储存。“灭菌型酸奶”和我们平时需要冷藏保存的“活菌性酸奶”营养成分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对于看中乳酸菌等有益肠道作用的糖友们,建议选择冷藏保存的酸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