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借鉴遂溪醒狮学非遗传承创新之法

2023-08-01 11:00:57 来源:湛江日报


【资料图】

7月29日,伴着激扬的锣鼓声在遂溪县体育馆敲响,一只只身手矫健的“狮子”轻盈地跳跃……2023年广东省龙狮锦标赛在遂溪正式拉开序幕。(7月31日《湛江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有利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也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近日刷视频时,笔者多次刷到了在遂溪举办的2023年广东省龙狮锦标赛,精彩表现令人叫绝。

7月31日湛江日报刊发题为《非遗出圈:遂溪醒狮在传承中创新》的报道,从遂溪醒狮发源发展、传承担当、创新出圈等方面,全面地展现了打造湛江非遗“顶流”之法。其中关于非遗传承与创新的新探索、好经验,有一定的借鉴推广意义。

对于非遗技艺而言,保护好、传承好才能利用好。而说起“传承”,报道中提到的一个亮点值得关注——由李荣仔创办的龙湾龙狮团内,不仅有资深的老教练,有年轻骨干,更有刚走出校园的学徒。作为全职狮班,龙湾龙狮团一年能接到200多场表演,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不仅为队员们建立起完整的薪酬体系,让一代代“传狮人”坚信传承“狮艺”是一门体面有盼头的“行当”。

我们可以看到,不少非遗项目与现代生活是有一定距离的,如何让其融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在“活化”中传承,是激发非遗内在活力的重要课题。遂溪醒狮有着“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天然优势,“逢年过节、喜庆盛典等重大时刻,遂溪群众总爱以‘醒狮’助兴,表达心中喜悦,击鼓振奋精神”,近年遂溪醒狮“更先后多次代表湛江走进央视、走出国门,多次在全国性和国际性比赛中获得殊荣”。但我们更应看到,遂溪醒狮这些年来一直坚持“走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将武术中的梅花桩、杂技中的走钢丝等高难技法融入舞狮招式中”。正因如此,遂溪醒狮才得以脱颖而出,甚至在社交平台传播中“出圈”。同时,这种“走市场”的思路又与系统的传承机制结合,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有完整的薪酬体系,就能让年轻人不仅解决了养家糊口的问题,更从中看到了“上升空间”。

另一方面,把非遗利用好的关键,在于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报道花了很大篇幅去讲遂溪醒狮近年在文旅融合中的做法,这也恰恰是目前湛江诸多非遗项目要花心思求突破的重点所在。推广醒狮主题手机壳、摆件等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出以醒狮为主题塑造的IP形象……不少年轻的“传狮人”已经开始在探索用非遗文创让遂溪醒狮“出圈”的办法。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遂溪醒狮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局限于“传狮人”。必须吸引高校、文创公司等元素进入其中,与非遗传承人通力合作、互相赋能,在非遗技艺不断提升的同时,创造更好的市场效益。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