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打造“铺仔文化”,是坡头推动文化振兴的一大亮点。乡间“铺仔”,地气十足。充分利用这些散落在自然村内的“铺仔”,统一风格、升级打造“咱村铺仔”,并且赋予“铺仔”村民议事、文化休闲、暖心服务等功能,让“铺仔”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场所的延伸,涵养乡风文明,助力文化振兴。(6月16日《湛江日报》)
如何牢牢坚守村民主体地位,发动村民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咱村铺仔”是一个重要抓手,因为大多“铺仔”是村民日常购买油盐酱醋茶的地方,更是信息交流、集中议事、文化休闲的主要场所,很多大事难事在这里一讨论就明白了,迅速得到村里普遍默认。坡头区抓住这一接地气的场所,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和文明建设,的确具有多方面的示范价值。
“铺仔”是村民生活关切点,因为这些“铺仔”关乎村里家家户户日常需求,对村里“铺仔”进行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提升风貌特色,同时也改善经营内容模式,自然会让村民眼前一亮,无疑能让帮扶行为进入村民视野,产生内在认同。倘若由此出发,把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项,纳入整治改造提升范围,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在政民联手发力中,改进乡村生产生活,必然大大促进各类帮扶获得群众支持。
“铺仔”前往往蕴含生活思考,村民喜欢在“铺仔”前交流信息、议论事情、表明态度。当前乡村帮扶力度加大,措施纷纷落地,乡村公共服务提档升级,村民日常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但是村民生产模式更新不大,经营收入还有待提速等问题仍客观存在。因此,要从关注“铺仔”前的议论,反思帮扶行为,调整工作突出重心,才能事半功倍。
“铺仔”也能凝聚发展力量,对于各类帮扶行动,该不该参与如何参与,“铺仔”前往往有村民讨论交流,形成较高的心里认同。这些情况,不能充耳不闻,熟视无睹,要及时了解掌握,主动把握。各地驻镇帮镇扶村干部,要经常深入乡村,多到“咱村铺仔”这样的聚集点,与群众拉家常,听听大家心里话,判断是非,引导舆论,合理疏导情绪,才能统一思想振奋精神,聚力把乡村振兴事业办好。
围绕“铺仔”构建议事平台。在村里“铺仔”前,村里大事小情都能铺展开来议得明白。各级政府或部门不妨围绕“铺仔”形成条件,深化乡村组织治理改革,打造更接地气的议事平台,引导村民实话实说,把乡村日常治理和中长期发展事项,交给村民充分地经常性地讨论交流,凝聚上下内外合力,共同建设美好乡村。
相信有更多地方能够用好“咱村铺仔”切入点,把乡村高质量发展工作做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