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当前观察:推动“提”与“办”双向奔赴

2023-06-16 09:01:28 来源:湛江日报

6月13日,霞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开展霞山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专题督办调研。(6月15日《湛江日报》)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批评、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代表的一项重要权利。人大代表建议背后是人民群众的意愿诉求,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人大代表建议也是畅通民意表达渠道,促进国家科学治理的有效方式。要让人大代表建议发挥其应有作用,不仅要求“提得准”,还必须“办得好”。

推动“提”与“办”双向奔赴,霞山区人大常委会督办代表建议《关于解决龙画村农贸市场建设用地建议》作出了良好示范。据报道,龙画村商业街位于霞山区新尚路,人车混行、车辆乱停放、占道经营等现象较为突出,存在安全隐患。霞山区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区人大代表杨隆兴提出《关于解决龙画村农贸市场建设用地建议》。


(资料图)

“提得准”是“办得好”的前提和基础。人大代表建议,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是对社会问题的综合“诊断”。既然是“诊断”,就必须围绕一个“准”字,在“望闻问切”上下功夫——“望”是调查研究,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用群众视角看问题,做到去伪存真、见微知著;“闻”与“问”是对话群众,既要善于到群众中去听呼声,又要坚持问题导向“解剖麻雀”,避免“想当然”“一刀切”,透过现象看到问题本质;“切”就是切中要害、提出建议,尽可能地推动问题解决,为群众办好身边事。《关于解决龙画村农贸市场建设用地建议》的提出,就是人大代表用好“望闻问切”的一个生动例子。

为了“提”更“准”,霞山区人大常委会在督办代表建议时,同样运用了“望闻问切”之法。组织调研组现场察看龙画村商业街周边环境,是“望”;召开座谈会,与承办单位交流解决龙画村农贸市场建设用地问题的思路,是“闻”与“问”;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建议,是“切”——不断深入的“望闻问切”,不仅确保了靶向精准,更尽可能地扫除了相关问题的“盲点”“死角”,真正做到了“把建议提到点子上”。

从报道中可以看到,对于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解决龙画村农贸市场建设用地建议》,承办单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重视”,表态要“以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办理为契机,主动作为,推动办理工作真正取得实质进展、实际成效”。这种对待代表建议的态度,值得点赞、值得学习。

“办得好”是“提得准”的价值和意义。代表建议,重在办理,只有办理好、落到位才有意义。代表建议承办单位应清醒认识到,既然代表建议是对社会问题的综合“诊断”,就不能“讳疾忌医”,而是要“对症用药”,力求“标本兼治”。坐在会议室里空谈或蜻蜓点水式浅尝辄止,不仅办不好代表建议,甚至会引起人民群众的反感。另外,追求“办得好”,承办单位不仅要解眼前之“症结”,还要树立“上工治未病”的理念,将人大代表建议开出的“诊断报告”当作一项“工作体检”,举一反三挖掘类似问题、解决类似难题,做到解决一个治理一片。

“提得准”与“办得好”,目标是一致的——人民满意。朝着这个目标,“提”与“办”应双向奔赴。在推动“提”与“办”双向奔赴的过程中,霞山区人大常委会扮演起了重要的桥梁角色。

看得到的,是报道中“望闻问切”的做法经验;看不到的,其实还有霞山区人大常委会在推动代表建议“内容高质量”上的久久为功。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代表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相关培训,如果没有常态化开展密切联系群众活动,如果没有把高质量议案建议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又何来“提得准”?

另一方面,为了让代表建议办理效果看得见、摸得着,霞山区人大常委会想出了“以点带面”的办法,筛选人大代表建议意见进行重点督办,将督办贯穿从“提”到“办”全过程,推动代表建议从“内容高质量”向“办理高质量”进阶。正因如此,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从“答复型”向“落实型”走深走实,一个个“金点子”从“纸上”落到“地上”,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金钥匙”。

进一步推动“提”与“办”双向奔赴,可考虑探索“三方评议”机制——“提”与“办”双方分别就“办得好不好”“提得准不准”相互评议;同时引入市民群众、新闻媒体、专家学者作为第三方,跳出建议看建议、跳出办理看办理,延伸评价链条,表彰优秀的“提”与“办”,让人大代表的“好声音”、承办单位的“好回音”、人民群众的“好评声”合奏共鸣,更好地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关键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