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连日来,一篇《廉江—慈溪“双城”互动共谋小家电产业华丽变身》的文章在网上引来不少网友关注。
文章介绍,廉江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靠着一把螺丝刀、几个零配件,成为我国最大的电饭锅生产基地。全国30%的电饭煲来自这里,零配件销售量占60%。2022年,廉江小家电产业总产值约200亿元,占廉江工业总产值的四成以上。但从带富能力来看,“一个电饭煲只赚几毛钱”的低附加值,对经济社会的带动效益还是比较有限。摆脱低质低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横亘在廉江小家电产业发展路上的必考题。
为探索破局之法,文章为廉江小家电产业选了一个标杆——慈溪。慈溪是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同样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相似的地域面积,相近的人口基数,40多年来,慈溪的小家电产业不仅有方太、公牛等品牌脱颖而出,更发展起品类齐全、产业链完备的产业集群,整个产业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2022年,慈溪以2500亿元的GDP继续稳坐浙江县域经济“一哥”宝座。
通过对“双城”在发展历程、行业特点、创新探索等方面进行对比,文章继而从慈溪标杆做法入手,为廉江小家电产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再造产品力,从制造到智造的二次创业;重塑品牌力,从外贸代工走向自主品牌;打通营销力,联姻电商释放产业带优势。还找来专家点拨打开行业“上升通道”之法。
立标杆、学经验,这其实就是一场“比学赶超双城记”。
在“竞标争先、比学赶超”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当下,如何结合“百千万工程”,找到自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之法,是摆在湛江各县(市、区)面前的一道必答题。推广“比学赶超双城记”做法,很有现实意义。
“比”只是手段,“学”才是目的,要想“跳起来摘桃子”,各县(市、区)需学习借鉴哪些“他山之石”?第一步,就是选准“比学”的城市。面积和常住人口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选标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而更关键的是找到各自擅长领域、优势产业、目标愿景的“优等生”。然后,用好“对标工作法”,活用调查研究、党建共建、跟岗学习等方式,瞄准对标对象,细化对标措施,加快由跟跑迈向并跑甚至领跑。这篇文章将廉江—慈溪“双城”互动,就作了良好示范。
其实,在“比学赶超双城记”中,“双城”之一是自身,另一个“组CP”的城市不一定是固定的。比如武汉调研团队,就曾兵分四路前往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在社会治理上对标北京,学“吹哨报到”“接诉即办”;在营商环境上,对标上海,“让企业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在科技创新上对标深圳,引导“头部企业”全面领跑、新锐企业多点开花、中小企业雨后春笋;在智慧城市上对标杭州,学习把原先分散、“沉睡”的数据进行整合、处理,并服务于交通、文旅、医疗等领域。在不同的方向找准适合自己的不同标杆,才能得到更好的“赶超”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比学赶超双城记”尽管具有跨越时空作出纵深观察的优势,但在具体实践中,我们更应组建由职能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家和媒体记者组成的“比学赶超观察团”,真正走出去,把好经验学回来。尤其是要聚焦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急难愁盼,有的放矢实地去找对策,不仅关注“面”的整体对标,也着重在“点”上有所突破。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