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30日,遂溪县杨柑中学开展荔枝采摘活动,师生共同参与现场荔枝采摘,一起品尝校园内挂满枝头的荔枝。(6月2日《湛江日报》)
眼下,正是荔枝红遍时。遂溪县杨柑中学开展荔枝采摘活动,组织师生共摘荔枝。湛江日报相关报道的照片很是动人——荔枝树下,几名学生围坐在老师身边,一边品荔枝一边聊天,一张张笑脸让幸福喜悦跃然纸上。笔者认为,杨柑中学的荔枝采摘活动,就是一堂荔枝树下的公开课。
这是一堂“有知有味”的思政课。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好的思政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办好思政课,就要在“放盐”的技术和艺术上多琢磨,让思政课“有知有味”。杨柑中学的荔枝采摘活动,就很好地利用了校园特色水果——荔枝,将思政课堂搬到了荔枝树下,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学会感恩。建议杨柑中学进一步研究校本课程,将与荔枝相关的红色故事收集起来,把荔枝树下的思政课办得更“红”,让学生更深刻感受到今天能在荔枝树下吃着鲜甜的荔枝,都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所换来的。
这是一堂“自食其力”的劳动课。“荔枝开始结果,我们都‘承包’给了每个班级,由学生们自己打理。”杨柑中学校长的这番话,道出了劳动教育之妙。当劳动课成独立课程之后,如何上好劳动课成更大看点。有调查发现,关于学校开设劳动课程面临的难题,排名靠前的两个选项分别是“缺乏劳动课专职教师”和“学校实践场地有限”。杨柑中学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充分利用校园场地和资源,让师生在摘荔枝的实践中爱上劳动,在品荔枝的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喜悦。
这是一堂“诚信守礼”的文明课。报道中提到,荔枝树旁边既没有“禁止偷摘果子”的提示语,也没有对果树采取保护措施,但同学们不仅自觉地爱护果树和果实,而且更加爱护公共设施。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既是因为“果树‘承包’给班级”的机制在起作用,但更多的,应该是文明教育的久久为功。任何一种文明习惯的成长和成熟,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支撑,而礼仪、礼节、礼貌内容丰富多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守”显得格外重要。树上荔枝就像一道道“小考题”,行过路过看着红彤彤的果实,学生就是在锤炼“守”的功夫。日复一日,诚信守礼就能从小事养成、从自身做起。
这是一堂“传递温暖”的分享课。在湛江日报线上平台,还有一张图片令笔者印象深刻——一名女学生将几串硕大饱满的荔枝,送到坐在长凳的两名老人手上。这一幕,或许就是杨柑中学“分享教育”的一个缩影。学生不仅是向村中长者分享荔枝的鲜甜,更是在传递一份尊老爱老的温暖。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将鲜甜的荔枝分享给同学、老师、家人、乡亲,相信每一颗荔枝的送出,都会在学生们的心里种下一粒向上向善的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养下不断生根发芽,在未来的日子里如荔枝般红满枝头,为文明湛江注入更多温暖正能量。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一草一木皆风景,一花一果皆学问,为荔枝树下的这堂课点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