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热线

环球时讯:行走吴阳古城 探寻人文历史

2022-09-03 19:48:20 来源:湛江日报

清秋八月,秋色醉人,我重游了吴阳古城,饱览千年古城的胜景风物,探寻吴川悠久的人文历史,激发热爱家乡的亲情。


(资料图)

吴阳,以前人们习惯叫吴川街,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一直是吴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来是吴川的府城。因为清代出了粤西地区唯一的状元林召棠,而成了状元之乡,声名远播。小时候,我到过吴阳古城,对古城感到非常好奇、仰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当天,我们首先来到了吴阳的南城门。南城门又名永和门,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七年。由于年代久远,城门有些残破,城墙在战争年代已拆毁,现在只剩下一个城门。城门是一个砖砌的拱门,坚固宽大,现在人们还在这城门出入。

从南城门进入,来到了吴阳的城里村,象其他地方的府城一样,城里的街巷、道路,还是沿建了古代的格局,处处可见宋、元、明、清时代的痕迹。其中散落在民居之间的名人府第、古建祠堂,还保留着旧建筑的风貌。

吴阳霞街村,是清代状元林召棠的故里,又叫状元村。林召棠纪念馆高大清雅,里面收藏了很多林召棠的历史文物。清朝道光年间,林召棠凭着过人的才华和聪明智慧,参加科举考试。考场上,三场文章做得如花似锦,金殿对策又深得道光皇帝的赞赏。钦点头名状元,独占鳌头。林召棠清正廉洁,不羡高官厚禄,荣华富贵,造福乡梓,教育英才,侍母至孝。当朝两广总督林则徐曾赠联:“彩衣荣似三公衮,珂第祥留五色云”盛赞林召棠。一百多年来,林召棠的传奇故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了吴川人的骄傲自豪。他留下大量的锦绣诗、文、书法墨宝,成了人们宝贵的文化精神财富。

吴阳中街村的深柳堂,是明清秀才李秀彦的居所,取“深柳读书堂”之意,唐诗有句:“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这是一个民间的青舍小院,院子里有五株梅树,叫玉蝶古梅,是李秀才亲手种植,开花时,鲜艳夺目,暗香浮动,满院清香。居舍古色古香,尽显唐诗、宋词的风韵,充满诗情画意。总使人联想到杜甫草堂,王安石的江宁旧宅,是文人墨客的雅居。该居舍也成为了日后有名的梅花诗社。取名深柳堂,种植梅花,寓意梅花香自苦寒来,迎寒而开的高尚品格,让人看到了一代文人刻苦攻读、博取功名的人生。

在吴阳的文塔村,有一座高二十多米的双峰塔,成了人们登高远望、把酒临风的好去处。秋日里,登临古塔,远望吴阳的山水风景,遥看远处相揖的两座山峰,让人领会了双峰塔的妙处,使人眼前浮现吴阳往日的繁华景象。

沿着古水道南下,来到吴阳中山纪念堂。这座带有民国风格的建筑物,建于民国二十年,久经风雨侵袭,年久失修,现已墙体斑驳脱落。人们正在计划修复,让人参观游览。

在古水道南端近出海口处,就是有名的芷寮、古港。以前,渔船、商船都停泊、进出于此,渔民、各地商人、贵客云集,热闹非常,繁华兴旺,是古港的黄金时代。那时,芷寮一带的沙螺、虾蟹、禾虫,海鲜远近闻名,品质一流,受人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古港早已弃置不用,码头也消失了。如今,我来到古港的遗址,只见一道碧江波浪宽广,秋水依旧,帆影无踪,难觅码头往日的痕迹。不过,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建设,改造吴阳古城,在疏浚古水道的同时,重建、修复芷寮古港,到时,古港重现繁华的景象。

沿着古水道行走,我们来到了古老的极浦亭。鉴江原流由此出海,故称极浦。宋代解元李凌云在此建造极浦亭,隐居讲学。那时极浦亭前渔船云集,人们卖鱼沽酒,唱着渔歌,热闹非常,夕阳之下,景色迷人,是吴川八景之一的“极浦鱼归”的胜景,历代都有文人题诗赞誉,状元林召堂有一首诗道尽了极浦亭的胜景,使人称颂。宋代宰相陈宜中曾途经极浦亭,仅住一宿,留下了一首诗,第二天就匆匆到安南国借兵去了。时代更迭,时过景迁,如今已难寻当年的景象,李族后人捐资,采用青石浮雕重塑胜景以纪念,用艺术手法,形象地展示了极浦亭往日的繁华景象,令人称奇叫好。

吴阳镇人杰地灵,1个镇出了一个状元、18个进士、130个举人。近代又出了很多大学生、博士。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人们勤读书,好学成风,文化氛围广阔,民间有很多传奇故事、民歌、儿歌,随便哪一个吴阳人都可以讲很多故事,唱一些山歌,不少人可以吟诗作对、书法画画,连小孩子唱的儿歌也很有才、文雅。吴阳当地讲伝语,就是吴川话,也通用粤语。如果你到古城来,最好讲伝语,人们认你为“伝人”,最易沟通,更为亲切,行止方便,大受欢迎。吴阳民风纯厚,人们文明有礼、爱国、爱家,一向自觉积极保护古镇的历史文物、文化古迹,使文化之乡的传统得以发扬光大。

近年,不少名人、乡贤出巨资在吴川八景之一的“一览凭高”景点建造了一个新学宫,楼宇雄伟、雅丽,成为吴阳当代最美的建筑。如今,吴阳当地政府计划大力修缮、重建吴阳镇的名胜古迹、文化景点,保护珍贵的历史文物。届时, 这个千年古城将焕发更加亮丽的风彩,成为人们旅游、访古、休闲的美丽古城。

关键词: 历史文物 人文历史 深柳读书堂

热门推荐